【The Next 20 Hins Live in Hong Kong】逃離時代潛入美好時光裡面

第一次看演唱會看到眼淚沾溼口罩,第一次百感交集到想紀錄下久久不能平息的萬千思緒,就這麼斷斷續續寫了一個多月好幾千字,沒想到生活早已繼續,情緒感動還歷久彌新。千言萬語,感謝二十六晚的舞台,給予我逃離時代的美好時光,一生珍藏一世留戀。

帶著預期和冀望入場,收穫的既有符合預期的滿足,更有意外的驚艷驚喜。一方面,張敬軒的演唱會一如既往聲光色盡善盡美的感官盛宴,每一分秒每個角度都是唯美。而另一方面,以二十年為主題,將他的人生片段呈現在舞台上,藝術性又再上一級,幾乎每一首歌每一句話都有感情有故事值得細味。

<Do What You Want><You>兩首快歌熱烈開場,原來看演唱會時一直以為是水晶披風一樣的物件是寄居蟹的殼,破殼而出高聲歌唱的意象是很好但也確實考驗聯想力,期待不知是否會有何時會有的後續解說。

歌舞罷換上抒情節拍,<騷靈情歌><為你鍾情>(<無名指的光環><感情用事>)<找對的人>一連三首的情歌,溫柔繾綣的歌聲令人如沐春風。

「<天才兒童1985>+<青春常駐>」優雅無悔地老去

在開場部份的快歌、情歌組曲後來到<天才兒童>的舞台劇環節著實令人眼前一亮。也許是年紀大了對雞湯的抵抗力越來越低,也許是歌聲及舞台的組合加深感染力,總之從這一部分開始淚腺一直潰防決堤。彷彿不再是看戲的觀眾,而是一同走過黑暗的同路人,在每一首歌的每一種情緒中都能窺見自己的影子。

在小演員的獨白後的寂靜中輕輕唱出的<天才兒童1985>的殺傷力堪比核彈級。每字每句都能對號入座有很多夢想卻無心力去實現的自己,一事無成便已老去的自己,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自己。但轉念想在台上一人高唱,台下萬人傾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人生,和平凡的自我和解才不至於陷入自我厭棄的深淵。

<青春常駐>由青春的尾巴聽到青春不再,才越發感覺到每一個音符的沈重。以前更喜歡Reprise版輕鬆明快的節奏,現在則越來越被演唱會入心入肺的編排打動。誰也留不住青春,但卻能珍惜現在,珍重舊人舊情,聽多了似乎能在沈重中找到一種鼓舞慰藉。

演唱會中加入舞台劇的環節於我很是新鮮,小劇場是很好的帶入情節營造氣氛的引子,但演唱會的主體畢竟還是歌曲,中間的演技稍嫌冗長,也許兩首歌之間的對白再少些或者再加插一首歌節奏會更好。冷靜下來回看,童年受委屈的經歷和忠於自己的舞台劇主題有什麼關聯?

「<缺>+<緋荔榭·少年>+<迷失藝術>」困局中的掙扎求存

貼近軒親身經歷的三首歌,伴以點題高質的舞蹈呈現出的悲喜片段,是我心中最有藝術性的環節。

<缺>是近年來最能打動鼓舞我的一首歌,時不時會做一個被關進精神病院的惡夢,全世界都以為你瘋了的時候怎樣自證清白,這個夢從來都以醒來枕上兩洼水坑告終。而<缺>某程度就將這份無力感具象化並給予鼓舞。整首歌由抑制的控訴到爆發的自勵再到沈靜的收尾,情感一氣呵成,意境壯烈恢宏,絕望中也不放棄希望。這首歌的時候也收起了大螢幕,以肉眼直觀台上的舞蹈,我自己就覺得椅子似乎暗喻枷鎖,整個舞蹈仿似卑微眾生的掙扎與絕望,更觸目驚心。

<緋荔榭·少年>又是我的一首最愛,整首歌的浪漫斯文感和軒的聲音氣質完美契合,私心覺得除了他沒有人能詮釋出那份優雅情懷。將Felix Villa的中文翻譯由福利別墅改作緋荔榭的人一定是天才,榭字不僅音譯貼近,更有「歌臺舞榭」的浪漫文藝氣息。很喜歡「遊過花園那少年最近你好嗎 倚窗伴一個發呆傻笑看落霞」的歌詞,配上抒情的旋律,一個浪漫多情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兩位舞者演繹軒與Felix Villa/香港的關係纏綿嬉戲亦是點睛之筆,縱使不能生生世世,共渡過的寒冬秋分好幾個盛夏也是最美好的回憶。

<迷失藝術>是歌單中唯二的翻唱歌之一。雖然對翻唱入演唱會通常很反感,但凡事總有例外,唯一能接受甚至希望演唱會都有一首王菀之的歌。王菀之的歌絕對值得更多人欣賞,而軒唱靈魂伴侶完全像自己的歌一般揮灑自如又另有風韻。hinsideout的<天堂之路>的悠遠天籟至今仍在心頭蕩漾,背景似乎是二胡的弦樂音,加上長音時的震音又頗有崑曲豁腔的悠揚神韻,和菀之版本一清幽一遼闊,一如林間清泉一如浩翰沙海,沒能現場聽到這麼可一不可再的演繹真是一生之憾。覺得hinsideout的<井>和<天堂之路>的編排比整個盛樂都更契合、突出中樂的典雅意境和優美。

說回<迷失藝術>,也許正如張生所說的歌詞太貼近他曾經所經歷的情緒,想一覺睡去的絕望,我作為聽眾覺得這首歌裡的感情投入程度是整場演唱會最深之一,全程不加掩飾的哭腔,娓娓道來卻又撕心裂肺感的絕望,即使最後「你要漆黑中數算著福氣 你要心酸中緊記當走到最尾 那處風景最優美」的鼓勵也揮不散整體的抑鬱沈重。<迷失藝術>的舞蹈也是是次最愛之一,舞者在長長的舞台上一字排開震撼力十足,而地上的翻滾,不斷衝向斜坡的奔跑則讓我想起推石頭的西西弗斯,一切都是徒勞的無力。

這一部分困擾我的是<缺>和<迷失藝術>在主題和音樂風格上都有些相似,於困境中的掙扎求存,只不過困境一來於外一來於內,而節奏上也是比較沈重硬朗的,中間加插柔美浪漫的<緋荔榭·少年>,總覺得有些突兀不夠順暢。

「<Sweet Escape>+<迷失表參道>+<Yes & No>」藍調遇上節奏

從<Sweet Escape>的魅惑到<迷失表參道>的空靈到<Yes & No>的甜蜜,流麗的燈光歌舞真的配得上視覺饗宴的讚賞。不是既定印象中炒熱氣氛的勁歌熱舞,而是最適合他也只有他能駕馭的輕歌曼舞或是姣歌媚舞,胺多酚沸騰。一開頭落下紅色光束,響起清亮的呼聲,忍不住全身起雞皮疙瘩,就像被引入避世幽谷,飄飄然如夢似幻。

<Sweet Escape>在嘗試了諸多新風格唱腔的新碟《The Brightest Darkness》裡就已經很是突出,但現場比CD版本還震撼100倍,每次「Oh we can have it all」的重音響起的時候心跳都會和節奏同拍,加上閃滅的光線,太魅惑太誘人。身邊常有人問為什麼同一個演唱會會想看許多場,雖然有千萬個原因,但到寫這篇感想的時候忽然覺得最想念也許是不在彼情彼境就不會有的同步心跳。

<迷失表參道>的夢幻迷離真的舉世無雙,腦內總會有黃葉在風中翩翩起舞,舞一出雲門舞集式包容萬象的哀豔動情。再想遠些,都和港樂及中樂團合作了,和舞蹈團的合作有無可能呢。

而<Yes&No>時畫風隨一轉,粉紫的燈光瀉下,浪漫音符彈起,再伴以溫柔的歌聲,甜如蜜糖滲入骨髓,忍不住身體搖擺嘴角上揚。廣東歌的評論裡常看到關於「詞」與「曲」的爭論,首先我覺得流行音樂是曲與詞的相輔相成,有多少人能單從曲調中感受到高山流水,廣東歌斟酌歌詞反是其魅力所在。正如宋代的「流行音樂」宋詞本是為歌唱而作,但脫離音樂依然有其文學價值。說這麼多只是可惜<Yes&No>沒有一分高質歌詞相襯,又是「吻煙花」、「抱天下」兩個意義不明的意象,又是冗贅無物的「no no no no, yeah yeah yeah yeah」「How can I let you know xxx」,有些浪費優雅甜美的旋律。

難以想像我對軒演唱會的歌舞環節也由共感性羞恥進化到無比期待,從hinsideout開始能感覺到張敬軒在演唱會中對舞蹈的重視,是次演唱會在舞蹈上花的心血有眼皆可見,而呈現出來的表現如<缺>部份和間場的椅子舞等都有為歌曲、演唱會增色。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我覺得這次的編排在在故事性上做得很不錯,但在純粹的情感氛圍上的感染力感覺還是稍欠火候。個人覺得<Sweet Escape>部份的排舞算及格,只是踩著節拍扭動身體,並未能幫助呈現歌曲的獨特世界觀,有些可惜。

「<My Way> + <On My Way>」的廿年對照

擅自在腦內將這兩首歌拼接在一起,當作我心中演唱會的主題曲。<My Way>是起點,<On My Way>是節點,二十年的回顧展望都以這兩闕歌道來,完整美滿。

從初相識張敬軒的音樂就無數次單曲循環<My Way>,旋律和歌詞都明快陽光,那麼年輕那麼意氣風發,唱著假想的風雨挫折,相信夢想會逐漸實現,相信驀然回首已經實現夢想,透過歌聲都能感受到自信的光芒。常看到「這首歌只有XX能唱」的字句來讚譽某位歌手,不外乎修辭上的讚美,但<My Way>卻是真的字面意義上的只有張敬軒能唱。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沒有第二個歌手把自己的生辰八字乳名全寫進歌詞,成就最獨一無二的代表作。

沒有實時見證他二十年的事業軌跡,但在他的講述中依稀看見當年拖著行李箱孤身隻影到異鄉闖蕩的瘦削少年,在高低起伏後立於塔尖俯瞰。二十年總結的<On My Way>不僅節奏上沈穩了許多,歌詞上也由強說愁到欲語還休,故作輕鬆的詞句由雲淡風輕唱到咬牙切齒,口不對心。

不得不說演唱會發生兩次音響故障,一次在<On My Way>,一次在<My Way>,彷彿冥冥之中的安排,要以坎坷呼應歌詞中的風浪。

「<酩酊天使>+<俏郎君>+<笑忘書>」的深情道別

並不是串連在一起的三首歌,但在我心中是貫穿離別的主題。<酩酊天使>是與故人的告別,<俏郎君>是對舊愛的告別,<笑忘書>則借舞台的演繹表達對這座城市的告別。

歌單裡最大的驚喜莫過於<酩酊天使>這首曾經公言不會再唱的歌,而且不同於得而復失再復得的<無名指的光環>唱足26唱,還有完整的舞蹈舞台編排,就像長年冷宮終於有了名分一樣感動。<酩酊天使>是送給故人的歌,二十代的生離死別和四十代的感觸不同,能放下執著將情感昇華,在演繹上更收斂含蓄有韻味。

<俏郎君>的風格和演繹都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每次聽到「人世裡有一些價值 是比愛恨大」都很想反駁,但無可否認確實很反映時代的情緒和矛盾,在2022年唱出也很切合。

主體部份的最後以<笑忘書>收尾,看著舞台上的悲歡離合的眾生浮世繪,為演唱會二十年的聚散往來的主題昇華作結。聽著<笑忘書>的旋律,腦海浮現出另一首歌「清白之年」的歌詞,「人隨風飄蕩 天各自一方 在風塵中遺忘的清白臉龐;此生多勉強 此身越重洋 輕描時光漫長低唱語焉不詳」。選擇落地生根抑或浪跡天涯,都要保持住清白臉龐與清澈目光。長歌可當哭,哭過後仍要努力生活,歸人過客都能找到自己的平安喜樂。

「<遇見神>」以歌聲撫慰心靈

雖然更傾向沒有嘉賓,但在廿年的節點的嘉賓環節又頗為恰當。二十年的時光不是獨自走過,同行也是同路人,看他將舊友新知輪番上台,是對以往二十年的回顧,亦是對未來二十年的展望,更能看見時光事流轉,更添一番感慨。

很喜歡安可環節的灰色衛衣丸子頭的少年感。鉛華洗淨返璞歸真,一個人一枝麥克風,一闋歌撩動心弦。希望出碟能盡錄這麼多首首唱的遺珠,27號晚坐在台階上的<單打獨鬥>的意境構圖真的揮之不去。

尾場的最後一曲安可<遇見神>為廿六晚的美好體驗劃上最完美的句號。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欣賞其能給人慰藉、引人向善的力量。喜歡遊歷寺廟就是覺得傾注真情與信仰的作品都有其獨特之美,即使是一曲讚美神的詩歌軒仍能以其清澈之聲誠摯之情打動非信徒的聽眾。歌聲能超越信仰,藝術能跨越宗教,為每一個掙扎的靈魂帶來安慰。

多餘的話

雖然很雞蛋裡挑骨頭,但對<無名指的光環>唱了兩場就變成<為你鍾情>很是耿耿於懷。我一直不太喜歡演唱會有翻唱歌,我去張敬軒的演唱會想聽的順位一定是軒自己的歌>軒做給別人的歌(很想要能無限循環的預言書和Fly Away)>翻唱其他歌手的歌。已經很感恩這次演唱會只有兩首翻唱歌是歷來最少,但看到<無名指的光環>突然變成 <為你鍾情>直到尾場才終於回歸,再想到也許這是今生唯一一次聽到<無名指的光環>的live,心中的遺憾空虛就難以言喻,還我數晚的<無名指的光環>。我去的幾場有聽過他說是因爲見到場內有長者想唱迎合他們年代的歌,有聽過他說是說想介紹經典歌曲給零零後fans,左右都有理,那為什麼一開始還有兩晚的<無名指的光環>給我假希望,每場到這個位置最緊張,不斷期望不斷失望。想說經典歌曲又不是絕版,有心聽張國榮的經典歌大把渠道版本,但歌手本人不唱自己的歌難道又要再等到幾十年後誰再為緬懷而唱嗎,而恐怕到時唱的也是那幾首熱門歌。感動尾場軒介紹舞者時所說的「台上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姓名」,同樣地作為歌迷也希望「每一首歌都應該有live演繹」。

The Next 20 Hins Live in Hong Kong

演出:張敬軒
場地:香港體育館
演出時間:2021年12月23日-27日;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3日;2022年5月10日-14日;2022年5月17日-21日;2022年5月24日-29日
出品:英皇娛樂集團
創意總監:張敬軒
演唱會總監:馮貽柏
監製:莊少榮
音樂總監:Johnny Yim
舞蹈總監:Sunny Chan
導演:Bart Pau · Abby Tse

語言

廣告

廣告

存檔

點閱

  • 29,313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