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では、己が引剥をしようと恨むまいな。己もそうしなければ、饑死をする体なのだ。』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故事發生在饑饉衰頹的平安時代,被大戶人家辭退的下人在某個大雨的黃昏在殘破腐朽的羅生門內避雨。思考接下來的生活,是要背德從事強盜還是維持道德地餓死。下人的心境己經變遷。起初猶疑不決。登上閣樓看見遇見拔死屍的頭髮的老嫗,生出正義感決心自己寧願餓死也不要做雞鳴狗盜之事。制伏老嫗之後聽到老嫗辯解說她拔頭髮的死屍生前也是用蛇肉充當魚肉騙人為生,反而心思一變,大家都是為求生,於是剝下老嫗身上的和服消失。
有時會覺得最優秀的小說家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保持自己文字中的冷靜疏離感。對於筆下的角色的行動和心理以客觀的視角呈現,而情感與判斷都留給讀者自己。把蛇肉作魚肉賣是惡,拔死人頭髮是惡,搶人衣裳都是惡,但惡的程度會不會隨著背景的不同而異呢。在人食人的都不是罕事的戰爭飢荒年代,做出上述的「惡」是不是也是各種選擇下最「善」的求生選擇了呢。我不喜歡把故事的主旨歸結為反映人性自私與醜惡之類的,太過簡單化了。比起人性的惡我感覺到時代的無奈。
一個場景,兩個人,一齣在「善」與「惡」之間搖擺的內心戲。幾度的特寫都很有畫面感。下人臉上的皰疹、腰間的大刀,老嫗的茶色(檜皮色)和服彷彿閉上眼就能映在眼瞼上。最後被奪走和服的裸身老嫗從閣樓探身,銀色短髮倒立向下的畫面寂靜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