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道
北原白秋
この道はいつかきた道
ああ そうだよ
あかしやの花が咲いてる
あの丘はいつか見た丘
ああ そうだよ
ほら 白い時計台だよ
この道はいつかきた道
ああ そうだよ
お母さまと馬車で行ったよ
あの雲もいつか見た雲
ああ そうだよ
山査子の枝も垂れてる
這條路
北原白秋
我曾走過這條路
原來如從
金合歡開花了
我曾望見那座山丘
原來如此
瞧 那白色的鐘塔
我曾走過這條路
原來如此
曾和母親乘馬車經過
我也曾望見那片雲
原來如此
山楂樹也垂下了枝椏
- 好喜歡白秋的童謠,那麼美又那麼雲淡風輕。意思都很好懂,意象也很鮮明,但把同一幅畫面用另一種語言表述就總是很難。
- 比起名詞動詞之類的實詞,語助詞之類的虛詞真的好難翻。每一段重複出現的「ああ そうだよ」翻成「原來如此」感覺有點太書面,但也想不到更合適的對應。中文翻譯中「原來如此」穿插在兩句中讀起來好不自然。但直譯和意譯的平衡我傾向最大程度的直譯,至少在結構方面希望和原文完全對應,糾結之下還是保留了。
- 日文每一段的第一句的主語都出現兩次,直譯「這條路是我曾走過的路」也不是不可以,但還是轉化一下以第一人稱為主語的「我曾走過這條路」在中文語境下更自然。同理,把「金合歡的花開了」和「山楂樹的枝椏垂下來」的主語稍微轉變了一下,分別譯作「金合歡開花了」和「山楂樹垂下了枝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