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基《遺忘刑警》:我是誰,兇手是誰

《遺忘刑警》是陳浩基早期的作品,通篇八萬多字,剛剛好講完一個峰迴路轉的故事。一「他遺忘了六年的歲月,卻忘不了那抹死前的嬌豔笑意」。失憶的刑警試圖去追尋當年兇殺案的真兇,卻發現所有箭頭都指向自己,「由犯人推理出犯人,真是前所未有」。

由犯人推理出犯人,真是前所未聞。

《遺忘刑警》是陳浩基早期的作品,通篇八萬多字,剛剛好講完一個峰迴路轉的故事。一「他遺忘了六年的歲月,卻忘不了那抹死前的嬌豔笑意」。失憶的刑警試圖去追尋當年兇殺案的真兇,卻發現所有箭頭都指向自己,「由犯人推理出犯人,真是前所未有」。

故事由現實和過去穿插敘述展開,現實主線中以失憶的主人公的視角去查案追尋真兇,過去則擷取了許友一的PTSD源頭的片段以及阿閻的主治醫生白芳華對阿閻的側面描述。某程度上來說現實一直在推進故事,而過去的片段則是作者故意佈下的障眼法。一方面能豐滿人物形象,一方面也加深讀者的誤會(不過我想當片段裡一直強調阿閻的危險傾向的時候十有八九都能猜到他就百分之九十九不會是兇手吧)。線索和障眼法都不算太巧妙,很容易猜到真正的兇手,但故事還是很流暢,而且推理外的香港風土人情的描述也為小說添上了一層生活氣息。

或許有些許刻意煽情之嫌,但我個人還挺喜歡文中的人情味的。對於一起六年前的慘案,為了讓故事成立,追查的動機比殺人的動機更讓人在意不能馬虎。患有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阿閻為了證明曾經救下並為自己的絕望生活帶來光亮的林建笙並非冷血無情的殺人兇手而執著於真相的動機,比普通並無干係的警員為了「正義感」而追查的動機,合理得多也動人的多。

推理小說的重頭戲當然是在推理,如何給出一個意想不到又能為「理性」接受「推斷」,陳浩基給出的答案是腦神經醫學。PTSD、記憶損傷都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但運用在推理小說裡當作解密的鑰匙我還是第一次讀到、頗感新鮮。當一千零一種密室殺人的方法都被寫完了總要去探索新的謎團的設置和解除的方式,而科學和醫學的進步則提供了一片全新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作家多數時候不會是科學家或醫生,如何將艱深的醫學知識流暢通俗地融入故事的發展中,也會是對作者功力的考驗。

整體上是一本不錯的小說,不足之處是文筆稍嫌生澀,有時會讓我有種在看翻譯小說的不自然感。另外老實說懸念不太夠,最後揭露真兇呂慧梅的時候只有“果然是她”的感覺,出場就好有《聖女的救贖》裡的真柴綾音的即視感,推理小說裡美麗優雅的女人十有八九都會是最後的兇手,這是什麼偏見嗎。

陳浩基《遺忘刑警》評分

主題

4.4/5

4.4/5

情節

4.2/5

4.2/5

文筆

3.8/5

3.8/5

語言

廣告

廣告

存檔

點閱

  • 29,313 瀏覽